ayx爱游戏德耀中华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3-08-18

  ayx爱游戏丁建华,男,回族,1961年8月生,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党支部书记。

  丁建华发扬“三牛”精神,带领村民发展肉牛养殖业,苦干实干、创新发展,将贫穷的搬迁移民村建设成为产业稳定发展和谐的先进村,群众亲切称他“牛书记”。

  2013年,为实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丁建华放弃年收入几十万元的工作,担任旱天岭村党支部书记。为给村民蹚出一条增收路子,他带头养鸡、养羊、养牛,最终找到肉牛养殖这个符合旱天岭村实际的脱贫产业。丁建华探索出“帮扶单位+党组织+村集体经济+建档立卡户”模式,采取“集体管理、分户饲养、统一出售”方式经营。为鼓励村民养牛,他用自家财产作抵押帮村民贷款,把自建的养殖场免费提供给乡亲们使用,还承担养殖场的水电费。6年间,他累计为村民担保贷款6000余万元,帮贫困户垫付偿还贷款本息、产业发展资金200余万元。如今,全村肉牛养殖规模从当年的300头发展到3000多头。8年多时间,村民人均收入从2300元增加到8600元。

  调整产业结构后,村里家家户户开始养牛,爱钻研的丁建华自学兽医技术,成了全村的“牛保姆”,他还把肉牛品种选育、常见疾病预防与治疗等技术教给村民。他对村民的需求,做到随叫随到,每天出了这家牛棚,又钻进那家牛圈。一天凌晨2点,贫困户马玉伏家母牛难产,如果母牛小牛都保不住,对马玉伏来说损失就太大了。接到求助电话后,丁建华从被窝里爬起来赶去助产。“兽医都说没办法,丁支书还是不放弃,忙了几个小时,总算把母牛保住了。”马玉伏说。在丁建华眼里,牛不仅是乡亲们脱贫的“家当”,也是他们发家致富的“根”。

  2018年,丁建华脑袋里长了一个良性肿瘤,医生建议他立即住院手术,他却因没时间选择保守治疗。即便是在医院输液,他也不“老实”,时不时在输液中拔了针头就走。“村里的急事难事多,我要回去解决,没时间看病。”与村里的事相比,他始终觉得自己治病并非急事。一年时间,丁建华的体重骤降40斤。大家都催他抓紧去治病,他当面答应,却一次次地变成“明日复明日”的空头承诺。丁建华深情地说:“我有一个目标,让旱天岭全体村民家家住新房,户户有小车。如果老天暂时不要我的命,我就一定要带领大家实现这个目标。”

  刁克剑,男,汉族,1971年1月生,党员,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信息技术研发中心主任。

  从普通钳工到微电子领域专家,32年来,刁克剑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研发的多项科技成果达到世界或国内先进水平,其中6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用发明创造践行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被誉为“企业里的爱迪生”。

  好学敬业,练就一身技艺。在工友们眼里,刁克剑无论做钳工、当班长,还是干软件开发,身上总有一股不服输的“钻劲”。上世纪90年代初,刁克剑从技校毕业后,参与厂里各类大机组的安装、检修、维护工作。为更好掌握引进设备性能,他自学外语和计算机,通过微软注册工程师认证,在工作中练就一身过硬本领,攻克许多装置的关键技术难题。2008年,他把已有管理经验和IT技术结合到一起,成功开发出全国首套班组专业管理软件,解决了班组日常管理工作中各类数据繁杂、易失真,难以有效积累等难题。

  潜心钻研,工作室变成研发地。2009年,刁克剑调入“赵林源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担任信息化应用技术研发组组长,开启在石化领域的发明之路。他研发的新型防爆报警器,只有纽扣大小,是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小、重量最轻、同类型报警器中价格最优的高灵敏度便携式报警器。他研发的巡检仪,像一把手枪,只要对准巡检点轻扣扳机,设备的温度、压力等数据就能即刻被巡检仪数据芯片接收,成为国内石油石化领域巡检信息化的首创产品。他立足企业安全发展需要,还成功研发石化智能灭火控制装置、防爆柔性LED特种照明装置等新型智能产品。

  胸怀大爱,坚守科技报国情。随着对电子技术的熟练掌握,刁克剑的科研项目开始走出石化企业。他先后参与地方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与数据传输技术相关的信息系统建设服务。他负责的国家五年规划项目“机械密封早期预警监测系统”研究课题,仅用不到两年时间就取得突破。该课题完成后,相当于机械密封监测有了“黑匣子”,发现问题即可报警,从而减少石化机泵设备火灾。近年来,一些国外知名企业纷纷恳请他到国外发展,但都被他婉拒。他说:“中国人创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我的坚守要让成果来说话,在这里,我能干得更好!”

  刁克剑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获辽宁省道德模范称号,入选“辽宁好人”。

  于砚华,女,满族,1969年5月生,党员,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就业服务局党总支副书记、副局长。

  在关乎民生冷暖的就业服务前沿,于砚华一干就是33个春秋。她情系民生、辛勤耕耘,为的就是让莘莘学子在家乡找到满意工作,让寻求发展的企业招到适用人才,让困难群体享受到国家就业政策,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最美就业红娘”。

  迎难而上,使下岗再就业市场焕发新活力。2004年,由于当地国有企业并轨改制,很多职工需要走向社会重新就业。为发挥政府服务百姓就业窗口单位作用,于砚华挨家挨户反复上门拜访企业,收集用工信息,建立全市首个企业用工信息档案。不到两年时间,就激活全区再就业市场。她真诚服务,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和措施,使全区就业市场至今保持持续繁荣,每年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0余种2万余个,年均促成万人以上成功就业,出现全年招聘无淡季的良好就业局面。

  量体裁衣,为破解就业市场供需矛盾出实招。针对长期困扰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于砚华着力畅通职业信息渠道。她建立企业用工信息“快发布”机制,解决用工企业招聘燃眉之急;为求职者提供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推行“人岗匹配”等精准就业推介措施。她主动延伸服务范围,建立“细回访”制度,逐一协调解决求职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勇于创新,运用新思路拓宽就业服务新渠道。于砚华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就业信息采集、供求信息发布及对接等多个功能,先后推出基层就业基础数据库、“指尖就业”和智能化职业介绍线上服务系统,实现供需双方足不出户招聘、求职、对接,做到“零跑腿”。疫情期间,于砚华坚守岗位,带领工作人员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发布各类用工岗位6万余个,线万余人次。以其名字命名的“于砚华六步工作法”在当地推广应用。

  于砚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人社服务标兵、吉林好人标兵等称号,被授予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

  王友农,男,汉族,1969年12月生,党员,生前系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王友农致力推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的跨越式发展,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打响邮轮领域上海品牌,拼尽全力、奉献所有。2020年,他坚守岗位忘我工作,劳累过度因公殉职,年仅51岁。他用汗水诠释了公仆情怀,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员的初心和使命。

  王友农是中国国际邮轮产业创新的探索者、引领者和推动者。他牵头发起建立亚洲邮轮港口协会、亚太邮轮港口服务标准联盟,奠定了中国在全球邮轮产业的领先地位;牵头创设首个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和首个中国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国内首批面积最大邮轮港进境免税店;推动建立邮轮通行“五优先”,邮轮准点率和安全率达到10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造全国邮轮港首个服务标准《邮轮港服务规范》,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国家标准施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面对邮轮具有人员高度密集、空间相对封闭、联通国内国际情况给防疫带来的巨大挑战,王友农坚守岗位,全身心投入抗疫工作,整个春节几乎没有回家休息。他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在他和全体员工的努力下,一周之内,港口累计接靠大型国际邮轮10个航次、接待出入境游客4.27万人次、船员2.18万人次。作为亚洲最繁忙的邮轮母港,在严密机制和严格把关下,奇迹般地做到了零输出、零输入、零感染。

  在国外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王友农根据上海市和宝山区政府的要求,率先接收国际邮轮非经营性停靠。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反复琢磨“海洋量子号”邮轮回靠方案,并不断细化、修改和完善方案,召开各种协调会,反复踩点,实地勘察。最终,在海上漂泊两个多月的邮轮成功停靠,船员平安回到祖国。然而,因劳累过度,王友农倒在了抗疫前线……

  王友农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上海市劳动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王传喜,男,汉族,1968年9月生,党员,山东省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任职20多年来,王传喜坚守农村广阔舞台,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带领党员群众攻坚克难、脱贫致富,把贫困落后村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样板村,被誉为“乡村振兴领头雁”。

  带领贫困村脱贫致富。20多年前,代村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王传喜上任后,立志要拔掉穷根、摘掉穷帽。面对近400万元村集体负债、126张法院传票和村中诸多矛盾,他迎难而上,抓治安、整村容、还债务、发展集体经济,壮大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商贸物流、建筑装饰、教育医疗、节会展览等主导产业。最终,硬是把一个贫困落后村发展成为乡村振兴样板村。2020年,村集体各项产业总产值36亿元、纯收入1.5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万元。

  帮助更多人摆脱贫困。王传喜带领代村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先富带后富,同走富裕路”火热实践。建设“帮扶农户科技致富养殖小区”,为100多家养殖户搭建致富平台。建设代村商城,实施优惠政策,支持创业者零风险起步,带动近万人就业。捐助资金360万元,帮扶14个村庄规划和开发建设16处规模化种植和养殖基地。建设4座生态科技型冬暖温室,每年收益24万元,全部用于帮扶贫困户,惠及8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33户。建设“印象代村”,采取“旅游+”产业扶贫模式,发展夜游经济,带动就业创业,惠及12个乡镇220多个村的1.1万多名贫困群众。

  探索好经验扶志扶智。王传喜不断摸索创新,总结出“四个坚持”脱贫致富工作法,让贫困户稳定增收,大大降低返贫风险。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支部共建、党员结对。坚持技术扶持,建设“新农人培训中心”,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万多人。坚持细节关心,为进城创业就业人员解决孩子上学难问题,实现凭工作证明、营业执照就近入学入托。坚持经验共享,王传喜带着经验走出村庄作报告、搞培训,谈脱贫心得,传扶贫办法。

  王传喜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员、“时代楷模”、山东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支月英,女,汉族,1961年5月生,党员,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负责人。

  支月英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她的信念。41年过去了,1100多名孩子走出了大山,支老师却一直守在原处,不曾离开,她是“梦想守护人”。

  1980年,年仅19岁的支月英不顾家里强烈反对,只身来到边远山村泥洋小学任教,后又辗转到更为偏远的白洋教学点。从此,一干就是41年。从肩挑手提教学工具步行20里山路,再到一个人骑坏6辆摩托车,她已记不清多少次浑身泥泞、雨中翻车,但为了孩子们,她无怨无悔。她常说:“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在山里坚守,而是因为坚守才能看到希望,我的一生就为了守护孩子们的梦想而来!”以支月英为原型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辍学”。这是多年来支月英孜孜以求的目标。有一年开学,发现学生刘强没来上学,支月英赶紧上门家访,一到刘强家就看见他妈妈眉头紧锁,爸爸蹲在地上闷头抽着旱烟。见到支老师来了,刘强哭着喊着要去上学。刘强妈妈哽咽着说:“谢谢支老师过来,可家里实在拿不出孩子的学费啊。”支月英马上从口袋里掏出刚发的工资递给她:“你们拿去用吧,但是孩子绝对不能不读书。”刘强的父亲含着泪接过钱,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样的事情,支月英做了一次又一次。

  除了帮助本地贫困学生外,支月英还经常向外地贫困学生伸出援助之手。为了能够资助更多学生,她利用节假日,跟着壮劳力去山里扛木头、拉毛竹。有一次跟车装运出了车祸,支月英昏迷了很长时间才苏醒过来。支月英怕耽误上课没有及时下山就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右耳失聪、右眼失明。

  如今,不论是泥洋小学、白洋教学点,还是奉新县澡下镇的其他学校,办学条件都得到极大改善,受到支月英事迹的影响,这里也有了年轻的支教老师,教育均衡正在逐步实现。

  支月英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模范教师、最美奋斗者等称号。

  巴特尔,男,蒙古族,1990年8月生,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队玉泉区大队南二环路消防救援站站长。

  巴特尔放弃当一名射箭运动员的梦想,成了一名消防战士,14年消防救援生涯,4000多个日夜坚守,4500多次生死考验,护佑数以百计被困群众的生命,用青春和热血忠诚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

  善于钻研,苦练业务。巴特尔独立研发的“内攻灭火3人班组战法”“狭小空间破拆搜救技术”被广泛推广。他总结历次参加灭火救援行动的经验教训,写下20余本“火场日记”,成为支队开展战例研讨和复盘推演的“工具书”。他针对辖区每一条街道、每一个消防水源、每一家重点单位都做了电子数据库,累计深入辖区单位3000多家,巡勤路线万多公里,绘制作战预案1700多份。

  紧急救援,使命必达。2009年赤峰制药公司“8·5”液氨运输车泄漏事故中,他勇当先锋,搜寻被困人员,当发现3名工人无力逃生时,果断摘下空气呼吸器让给工人。救援结束后,他因氨气中毒昏迷,在医院抢救两天两夜才化险为夷。2016年8月5日,巴特尔接到命令:新营子镇一名群众不慎掉落枯井,生命危在旦夕!他瞬间想起,当年父亲就是因为执行枯井救援任务壮烈牺牲的。面对险情,他毫不畏惧,主动请缨,迅速下井实施救援,将被困群众成功救出,转危为安。

  2020年3月,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执行北京国际航班分流任务,为做好“外防输入”抗疫工作,他主动挑起备降隔离点驻勤重担。在被确诊为肠梗阻、医生建议手术的情况下,他拒绝手术治疗,仅靠服药维持,重返岗位继续执行任务。他连续115天坚守抗疫一线余份,开展灭火实战演练40余次,协助防疫部门开展消杀60余次,圆满完成任务。

  巴特尔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荣获全国119消防先进个人、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优秀员、内蒙古自治区“北疆楷模”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艾爱国,男,汉族,1950年3月生,党员,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焊接顾问。

  在国内金属焊接界,艾爱国集丰厚的理论素养、实际经验和操作技能于一身,尤其是对焊接难度最大的紫铜、铝镁合金、铸铁焊接有精深造诣。数十年间,他从学徒做起,刻苦钻研、攻坚克难,终成技能大师,攻克焊接技术难关400多个,改进工艺100多项,为企业培养后备人才队伍。

  勤于钻研,技术精通。1968年9月,艾爱国来到湘钢工作,在焊工岗位上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某厂担负研制的试验型导弹,需将中碳调质钢弹壳与发射座焊接相连,X射线%达到Ⅰ级标准。艾爱国主持制定焊接工艺,选择焊接材料,指导徒弟施焊,获得圆满成功。海军某在研先进舰艇的推进动力装置,要在仅0.2平方米的紫铜导板上密集施焊,制造方历时半年也没能拿下来。艾爱国受邀前往,采用熔化极氩弧焊接工艺重新制定焊接方案,并现场指导,成功解决了产品一直焊缝渗漏、产品不合格的技术难题。

  艾爱国十分注重技术传承。艾爱国主持的湘钢板材焊接实验室,被湖南省列为焊接工艺技术重点实验室,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多年来,他带过的徒弟有几百名。湘钢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以上级别焊工,80%都跟艾爱国学过艺。他们当中,有的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劳动模范,有的成长为“三八红旗手”“十佳青年”。艾爱国还无偿地向200多名下岗工人和农村青年传授焊接技术,其中有100余名考入南方电力机车集团、湖南三一重工集团等大型企业,凭借过硬的技术基础和自身的努力成长为企业骨干。

  如今,71岁的艾爱国,依然奋战在焊接工艺研究和操作技术开发第一线,为加快我国重点工程建设进度,确保钢结构焊接质量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艾爱国被授予“七一勋章”,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十大杰出工人等称号。

  古桑旦增,男,藏族,1968年7月生,党员,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洛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拉郊乡党委书记。

  古桑旦增扎根边境高原,三十二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祖国领土,忠诚奉献、勇敢担当,履行守边稳边兴边神圣职责,是雪域边陲的守护者,固边富民的带头人。

  1989年,古桑旦增回到洛扎县拉郊乡工作。拉郊乡白玉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大半年时间大雪封山,交通不便,条件艰苦。“这里是祖国的领土,再艰苦的地方也要有人守,再艰苦的工作也要人干!”古桑旦增动员自己的两个舅舅和哥哥、弟弟4人,带着62头牲畜,搬迁到马加唐放牧守边。随后,他带队采取牛背人拉的方式,运去两台移动基站和重达200斤的10个地标,安装到边境线上,有力彰显我国领土主权。

  那时,白玉地区尚未通公路,沿着陡峭山路徒步行走16个多小时,才能把过冬物资运过去。严冬雪海茫茫,牦牛帐篷顶不住刺骨寒风,但古桑旦增和亲戚们不顾恶劣天气和艰苦条件,以国家利益为重,克服困难坚持下来。情况复杂时段,古桑旦增带头率领巡逻队前往边境巡逻驻哨,短则一个星期,长则一个月,每年都要磨破十几双鞋。在他和亲人护边守边行动的影响带动下,更多的牧民群众搬迁到白玉定居。经自治区民政厅批准,2016年正式成立杰罗布村,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每家每户牧民的帐篷上。

  古桑旦增,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员干部,长年累月奔波在边境线上,带领农牧民坚守祖国的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他用好用活党的惠民政策,带领群众艰苦奋斗,修通拉郊乡到杰罗布村约46公里的公路,完成边境小康村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拉郊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古桑旦增带领群众扩大手工艺品生产、办起家庭旅馆,吃上了“旅游饭”,全乡人均纯收入达到1.6万余元,群众为国守边的信心决心更加坚定。

  古桑旦增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西藏自治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田仲虎,男,1974年3月生,党员,甘肃省陇南市康县长坝镇花桥村党支部书记。

  田仲虎恪尽职守、不辞辛劳,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使花桥村从“烂泥湾”变成名副其实的“最美乡村”,成为带领乡村发展的主心骨,群众致富的贴心人。

  过去的花桥村,是远近闻名的穷地方,人均纯收入不足5000元,全村200多户人,守着青山绿水受穷。2012年以来,田仲虎带领村民大力推动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建设,先后硬化通村道路1420米、风貌改造215户、庭院改造215户、拆除危旧房屋89间,配套建设文化广场、村级卫生室、中医养生堂、村史馆,修建农业体验区梯田60亩、环村步道600米。同时,他充分发挥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的作用,通过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扶贫互助社借款投资旅游产品经营项目的方式获取稳定收益。全村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每年每户可获得500元的稳定收益。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与龙头企业搭建农特产品购销、务工等平台,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养殖产业11户、发展种植产业8户、从事务工22人,形成了产购销联动机制,有效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发展乡村旅游需要示范引领。田仲虎指导村民卯张辉发挥院落基础设施优势,开办农家客栈,年收入近15万元。村民们看到发展乡村旅游实实在在的收益,参与意愿越来越强烈。田仲虎顺势而为,组织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大力发展以农家客栈、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创新探索“协会+企业+贫困户”“龙头企业+产业+贫困户”等旅游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2016年,甘肃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现场会在花桥召开,推广他们的经验做法。目前,全村发展农家乐13家、农家客栈20家,2020年旅游综合收入1600多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花桥村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等。

  尼玛扎西,男,藏族,1965年4月生,生前系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

  尼玛扎西长期致力于西藏农牧业科研和脱贫攻坚事业,带领团队与田野为伴、与青稞为友,刻苦钻研、敢为人先,破解青稞“基因密码”,选育青稞新品种,创造了青稞高产纪录,被群众亲切称为“青稞博士”。

  尼玛扎西是西藏第一位藏族农学博士、农作物育种首席科学家。2020年9月5日,在阿里地区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途中,突遇车祸不幸殉职,用生命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户家中”的初心使命。

  在青稞增产中逐梦,在脱贫攻坚中圆梦。尼玛扎西放弃国外高薪待遇,归国投入到心爱的青稞育种事业。他领衔创立自治区第一个青稞分子生物学遗传育种实验室,建设青稞育种加代与扩繁基地,研究加速青稞等喜凉作物的育种进程。3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先后主持选育出20多个青稞新品种(系),研制12项西藏农作物标准化栽培技术,累计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300余万亩,为西藏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00万吨作出重要贡献。尼玛扎西培育的青稞良种在西藏覆盖面积达到95%以上,66个贫困县区超过30万贫困人口从中受益,实现年人均增收500元以上,推动西藏青稞总产量突破80万吨,经中国农科院效益测评,经济效益超过27亿元。“藏青2000”等优良青稞品种还被推广到四川、青海、甘肃和新疆等省区,助推当地青稞种植增产10%以上。

  尼玛扎西坚持事业至上、工作第一,加班成了他的工作常态。因长期超负荷工作、身体透支严重,2013年春末组织安排尼玛扎西到成都轮休调养。刚到没几天,他接到白朗县良种推广驻点人员电话反映青稞出苗问题,立即放弃休养赶回西藏、奔向田间地头,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直到查明原因、研究确定补救措施。尼玛扎西着力打造一流创新团队、推动科技富民,在他的积极努力下,申报组建省部共建青稞牦牛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藏农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西藏农口院士专家工作站以及农产品开发与食品科学研究所等4个研究所,建成西藏首个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的万亩马铃薯繁育基地等,为加快西藏农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科技和人才支撑。

  刘双燕,女,汉族,1975年6月生,党员,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朱集村党总支。

  刘双燕是全国扶贫战线年的。她两次主动留任,先后带领利辛县陆小营村、朱集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扶贫期间,遭遇母亲、丈夫先后病逝,她化悲痛为力量,初心不改,奉献基层,被誉为“党的好女儿”。

  2012年3月,刘双燕作为选派干部担任利辛县陆小营村。这是个外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村子,交通闭塞,产业落后,部分村民还患有艾滋病,因为各种原因成了软弱涣散村。上任以后,刘双燕把村民当亲人,帮助患病村民重树信心。她千方百计筹集资金50万元,修通近3公里长的水泥主路,让群众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就在刘双燕干劲十足的时候,身体一向硬朗的母亲突然被检查出患了肺癌。刘双燕本想在母亲生命最后时刻陪伴左右,但母亲深明大义,鼓励刘双燕继续帮助群众走好脱贫攻坚路。通过3年的努力,在刘双燕带领下,陆小营村逐步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恶性循环,走上发展正轨。

  2014年底,刘双燕在完成陆小营村扶贫任务后,选择到利辛县另一个深度贫困村朱集村担任。在朱集村,刘双燕带头发展种养合作社,引入特色种植养殖项目、光伏发电、林业扶贫等产业。3年下来,村里的产业从小、散、差,逐步发展到初具规模,全村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顺利从重点贫困村出列。2018年3月,任职期满的刘双燕再次留任,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正当刘双燕顺利推进各项工作之时,其爱人却突发急性心梗不幸离世。噩耗传来,刘双燕如遭晴天霹雳,坚强的她料理完丈夫后事,擦干眼泪又回到了朝夕相伴的贫困群众身边。经过刘双燕6年的努力,朱集村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得到有效解决,341户739人全部脱贫,曾经的贫困村现已成为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刘双燕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刘虎,男,汉族,1974年7月生,党员,新疆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

  刘虎带领团队找水源、探路线、定方案、划标段,在确诊肺癌情况下,仍坚持奋战在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一线,为实现当地群众喝上“安全水”“幸福水”目标,誓言奋斗到生命最后时刻,被誉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城乡饮水安全问题,是伽师县脱贫摘帽的一项重要指标。2016年11月任职后,刘虎积极与相关业务部门、设计院、勘察施工等单位多方论证,谋划整体思路和工作措施,积极推进城乡饮水安全工程。2019年5月2日,在刘虎筹划推动下,此项工程顺利开工。

  伽师县和水源地之间相隔上百公里,工程共65个标段,要跨越3个县,输水干管长112公里,输水支管长167公里,改扩建配水管网1548公里。面对如此艰巨繁重的工程任务,刘虎迎难而上,全身心投入工程建设,自此“5+2”“白+黑”成了他的工作常态。他不是在水源地总水厂,就是在施工现场,严把质量关,协调解决问题。早在2017年5月,刘虎就被确诊为肺癌,可他依然拖着病躯为工程奔忙。工作中,他有时胸痛得满头大汗,却一声不吭,只是悄悄去医院化疗,第二天又出现在施工现场。工程忙的时候,几个月都顾不上去医院。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地施工人员不能如期返回,工程建设不能按时开工。刘虎及时向上级建议组织当地施工人员复工,得到县领导和地区、自治区水利部门的支持。经他多方协调推进,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护措施基础上,沉寂3个月的工地再次忙碌起来。刘虎经常接到医院催他住院化疗的电话,他总是说:“等水一通马上就去。”这一等就是5个月。工程终于进入试通水阶段,刘虎却晕倒了。因耽误治疗及劳累过度,他的病情严重恶化,左眼失明、瘫痪在床。

  2020年5月20日,祖祖辈辈盼望的甜水流到伽师县居民家中,卧病在床的刘虎流下激动兴奋的泪水。9月,刘虎被诊断癌细胞扩散,转移至骨髓。“能参与改水,让家乡百姓早日吃上甜水,值啦!”刘虎宽慰妻子说。

  刘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员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汤宝俊,男,汉族,1981年11月生,党员,生前系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公安局垦区治安分局刑警大队四级警长。

  2021年3月24日,汤宝俊在抓捕网上在逃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不幸壮烈牺牲。汤宝俊从警16年来,始终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坚持用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律己修身、以身作则、勤奋工作,他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名员的忠诚本色。

  勇斗疑犯,不幸殉职。3月24日,唐山市曹妃甸区公安局垦区治安分局刑警大队接到群众举报,称疑似网上在逃人员赵某军在当地某理发店出现。接到举报后,根据大队领导指派,汤宝俊带队迅速出击,实施抓捕行动。到达现场后,嫌疑人赵某军见身份败露,极力挣脱拒捕,汤宝俊和同事与嫌疑人英勇搏斗,并一度将其控制。在搏斗过程中,身高1.9米、体重近100公斤的赵某军凭借身体优势突发蛮力,将汤宝俊压在身下。汤宝俊失去意识,嫌疑人赵某军趁机潜逃。汤宝俊被紧急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牺牲。汤宝俊用生命践行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嫉恶如仇,履职尽责。汤宝俊从警校毕业后进入基层派出所工作,后又调入刑警大队。因工作原因,他长期与家人分居两地,平均每年在家时间累计不足1个月,将满腔热血抛洒在公安事业上。从警以来,汤宝俊始终战斗在派出所和刑侦一线,练就了一身勇于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参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0余人,被称为破案能手、追逃先锋、反诈专家。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当民警时,汤宝俊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辖区内群众哪家有困难,他都主动帮忙协调解决;凡遇到走失儿童或老人,他都热心救助;邻里发生口角矛盾,他会用心调停;企业股东闹起纠纷,他就分析利弊促成和解。从事公安工作16年来,汤宝俊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1600多件。

  祁发宝,男,汉族,1978年3月生,党员,陆军某边防团团长;陈红军,男,汉族,1987年3月生,党员,生前系陆军某边防团营长;陈祥榕,男,汉族,2001年12月生,党员,生前系陆军某边防团列兵;肖思远,男,汉族,1996年10月生,党员,生前系陆军某边防团班长;王焯冉,男,汉族,1996年10月生,党员,生前系陆军某旅班长。

  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扎根高原、奉献青春,在雪域边关以身铸界碑;面对严峻复杂的现实考验,他们常备不懈、枕戈待旦,有理有利有节斗争,坚决捍卫祖国领土主权和边境地区和平安宁;面对疯狂挑衅和暴力攻击,他们毫不畏惧、团结战斗,以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践行了“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铿锵誓言,谱写了一曲撼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2020年6月,有关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搭设帐篷。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出交涉。交涉过程中,对方无视我方诚意,早有预谋地潜藏、调动大量兵力,企图凭借人多势众迫使我方退让。祁发宝张开双臂挡在外军面前,大声呵斥:“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同时组织官兵占据有利地形。官兵们组成战斗队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对方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见此情景,陈红军带人立即突入重围营救团长,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摄像取证的肖思远也冲到前沿投入战斗。增援队伍及时赶到,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取得重大胜利,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为救助战友牺牲。

  以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先进典型为代表的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是“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是对党绝对忠诚、矢志强军报国的时代先锋。

  祁发宝荣获“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称号,陈红军被授予“七一勋章”、被追授为“卫国戍边英雄”,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被追记一等功。

  农国切,男,壮族,1989年4月生,党员,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新英湾消防救援站特勤分队分队长。

  心中有信仰,肩上有责任,胸中有激情。农国切十二年如一日奋战在灭火救援第一线,先后参加灭火救援行动100余次,抢救遇险群众100余人,疏散受灾群众1000余人,用汗水书写了一名消防员的壮丽青春。

  关键时刻站得出来。2013年10月,洋浦经济开发区内某浆纸厂成品纸露天堆垛发生火灾,火势凶猛,农国切冒着随时可能被烈焰浓烟吞噬的险情,自始至终坚持战斗在火场第一线月,超强台风“威马逊”在海南登陆,强降雨致使开发区部分区域陷入一片“汪洋”,万宅村街道民房被淹。时任战斗班班长的农国切主动请战,顶着成功疏散全部遇险群众。2015年5月,开发区某石化公司装置发生火灾,在装置随时可能发生爆炸和坍塌的高危环境下,农国切担任水枪手,顶住高温高压、高辐射热,战斗在第一线个多小时。在一次次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在一次次血与火、生与死考验当中,农国切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始终冲锋在前。

  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在农国切的救援生涯中,最惊险的要数发生在2020年7月的一件事。当时,洋浦某小区内一男子在住宅楼入口处放火焚烧电动自行车,并手持砍刀挟持一名男孩,阻止消防救援人员靠近灭火。在该男子突然转身试图焚烧另外一辆电动自行车的瞬间,农国切趁其不备,飞身过去解救男孩。持刀男子发现后回身过来挥刀乱砍,农国切奋不顾身将其扑倒,成功将男孩解救,阻止了事态进一步恶化。

  平常时候显得出来。支队专门以他的名字成立“农国切班”来培养新消防员。在日常训练中,他将水域救援、高空山岳和石油化工等专业救援技术倾囊相授给新同志。在出警过程中,他耐心向新消防员讲解各种警情的处置规程和注意事项,带领他们“第一次”完成各类警情处置任务。在他带领下,新消防员当中不断涌现业务尖子。

  农国切荣获全国119消防先进个人、海南省“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被授予海南省青年五四奖章,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

  孙红梅,女,汉族,1975年12月生,党员,中国人民第五七一三工厂高级工程师。

  二十二年如一日,孙红梅凭借一颗匠心扎根鄂西北老“三线”工厂,专攻航空发动机焊修技术。破解62项修理难题,形成12项核心修理技术,创造经济效益近2亿元……她似傲霜斗雪的红梅,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绽放出大国工匠的光彩。

  永葆初心,勤奋刻苦超越自我。1999年,孙红梅从西安理工大学焊接专业本科毕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位于深山中的中国人民第五七一三工厂。焊工师傅带领的一次技术创新试验,给她种下了“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凡”的信念。她迅速调整状态,苦练技术本领。白天穿行在生产现场,熟悉产品性能,钻研产品原理,晚上则捡起专业书本为自己充电,一天工作学习十几个小时。凭着一股勤学苦干的劲儿,孙红梅用两年时间成长为技术骨干。

  攻坚克难,毫厘之间精益求精。2002年,孙红梅被抽调至襄樊航空发动机修理公司,承担整个工厂的焊接维修工作,刚来不久就遇到难啃的“硬骨头”。在维修某型发动机涡轮叶片叶冠时,由于焊接部位太薄,极易出现塌陷,甚至产生看不到的微观裂纹。整个夏天,她“闷”在蒸笼似的厂房里不停地试焊,握焊枪的手臂酸痛到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稳,眼睛也经常被电弧光打伤。历经上百次查资料、分析、试验,最终通过控制电流参数攻克氩弧焊堆焊修理难题。2008年,工厂修理某型发动机高导内机匣时,遇到焊接变形超差的难题,她再次从零开始,反复试验,带领团队掌握了激光焊技术,使许多采用传统方式无法修复的产品获得新生。

  坚守匠心,持之以恒不断创新。2013年,孙红梅组建成立“红梅工作室”,吸纳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培养潜质的年轻技术骨干,主攻科研项目开发、故障攻关、技术创新。成立当年,孙红梅带领团队修复一批某型军用飞机发动机机匣,通过开“窗口”利用镜面反射原理精准把脉,配合仰焊将漏气部位修复,且误差控制在0.003毫米,仅有头发丝(0.075毫米)的1/25,帮助30多架飞机重返蓝天,这道工序也被命名为“镜面反光仰焊法”推广使用。

  孙红梅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孙景坤,男,汉族,1924年10月生,党员,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村民。

  革命战争年代,他冲锋陷阵、屡立战功,经历生与死的考验,用热血青春诠释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和平建设时期,他深藏功名、扎根乡村,带领村民改变家乡贫困面貌。他把一生投入到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事业中,用敬业奉献彰显员的初心使命。

  许党报国,戎马生涯战功赫赫。1948年1月,24岁的孙景坤报名参加中国人民,随部队南征北战,先后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曾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被授予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1952年10月,在配合上甘岭战役的一场战斗中,身为副排长的孙景坤和战友们在增援161高地战斗中英勇作战,展现出过人智慧和胆识。

  艰苦奋斗,带领村民共同致富。1955年,孙景坤复员,他放弃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回乡务农。作为生产队长的孙景坤,早出晚归,奔波忙碌。他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粮菜生产,加强山城村建设,用几年时间栽下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洪水侵蚀农田,他带领村民建起简易大坝,挡水造田。当时,没有机械化设备,他带头用筐挑、用肩扛,运送土石,不仅建起大坝,保住集体财产,还改造耕地100多亩,增加了集体收入。改革开放以后,他组织乡亲们成立共同致富小组、扶贫致富小组,还把自己分到的40亩地无偿分给从外省迁来的贫困户。他把好耕地让给乡亲们,把好房子让给贫困户,把招考机会让给其他人。在他心里,群众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即便是后来不再担任村干部,孙景坤仍然深受村民敬重。

  淡泊名利,深藏功名无私奉献。孙景坤将功勋荣誉压在箱底,从未向别人提及,就连儿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只知道父亲是一位老兵、上过战场。孙景坤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过要求、要过待遇。2016年5月,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征集历史文物资料,孙景坤捐献自己的立功证书、立功喜报和部分老照片。这时,他的英雄事迹才广为人知。

  孙景坤被授予“七一勋章”,荣获“时代楷模”、辽宁省道德模范等称号,入选“辽宁好人”。

  孙滨生,男,汉族,1962年2月生,党员,航空工业昌飞公司飞机钣金工。

  在江西,有一位工匠,39年来,他甘于寂寞、爱岗奉献,坚守飞机钣金零件制造一线,历经无数次敲打磨砺,成为钣金车间关键件、重要件、特急件任务的“119”,加工零件一次合格率达100%。他,就是孙滨生。

  飞机的钣金零件大多是手工制造,核心部位的零件都是由人工一点一点敲出来的。这对工人的手艺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业精于勤,孙滨生说:“有时一个钣金复杂件就得1万多锤,要干,就干精品!”

  在日常工作外,孙滨生时常翻阅业内书籍,琢磨如何突破现有的技术。他总能不断改进创新工艺加工方法,自己制作一些简易工装来加工零件,解决许多工艺与设计很难协调的技术问题,提高航空产业钣金钳焊加工成型质量,得到客户和外方专家的一致好评。

  凭着过硬的技术,孙滨生在直8、直10、S92型直升机大部件科研生产,以及对外合作S76D、A109等型号研制中,解决了大量钣金制造关键技术问题,为多个型号直升机立项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直10研制过程中,他通过革新制造技术、改进制造工艺,实现了产品的高质量交付。

  在遇到突发技术难题的关键时刻,孙滨生顶得上、拿得下。有一次,该车间在承接国外订单后,生产出来的蒙皮因搬运不慎,导致有些微瑕疵,孙滨生仅仅用3天时间就将蒙皮修复成功,并且挑不出任何瑕疵。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孙滨生前往某部队修复飞机尾门,经过一番敲敲打打,他甚至在没有敲掉一丝漆的情况下,就将已被视为“报废”的尾门修复好;参加国产航母重点任务,他连续工作38小时,顺利保障了航母的交付。

  他主动担起车间现场技术指导,做好技能传承、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工作,组建“孙滨生劳模创新工作室”。牵头完成较大技术攻关13项,其中2项获得全国QC优秀课题,申请国家专利20项,多项课题获得航空工业、省、市及公司科技进步奖。培养出3名高级技师、8名技师以及30多名高级工。

  杜发荣,男,汉族,1926年6月生,党员,陕西省城固县军干所离休干部。

  战争年代,他为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9次立功、多次受奖;和平年代,他为军队和地方建设事业忘我奉献,被誉为深藏功名、一生奉献的“汉中老英雄”。

  戎马生涯,出生入死立战功。1947年9月,杜发荣参军入伍,当时正值解放战争,参加河南驻马店战斗、铁门战斗、南平集战斗,以及两次解放洛阳和豫西、豫东战役,参加淮海、渡江、解放大西南、解放华南等重大战役。在1948年11月解放南阳战斗中,杜发荣一发炮弹打掉敌人一个班。新中国成立后,参加西南剿匪、西康剿匪。战斗中,他多次负伤,脊椎被炮弹擦伤导致错位。多年来,他荣立一等功1次、大功3次、中功2次、小功3次,被授予解放奖章、胜利功勋荣誉章等。

  扎根边疆,奉献书写爱国情。“做任何工作都要尽心尽力,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这是杜发荣写在笔记本上的线年代,经杜发荣主动请缨,部队将他调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公安大队巍山中队工作。1974年退休后,他又向组织提请到云南省洱源县义务从事征兵和民兵训练工作,继续为党和人民服务。一次,为了解一位入伍新兵家庭情况,他从云南赶到山东实地调查,只为给国家选出最优秀的士兵。有人想请求他放宽入伍条件,都被他拒绝。他这一干就是12年,直到1986年才回到家乡城固。

  初心不改,严以律己正家风。杜发荣立下“有困难自己解决,不占公家便宜”的家规。他自己以身作则,去医院看病坚决不用公车。他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从小就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20世纪90年代末企业改制,他的二儿子和小女儿先后下岗,杜发荣从来没有为子女的就业问题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他说,“我是老党员,不能为私事给党和政府添麻烦,子女的工作靠他们自己解决。”

  李玉兰,女,汉族,1964年3月生,党员,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退休干部。

  李玉兰秉持“帮助群众拔掉穷根”的信念,年过半百,主动请缨担任驻村,全身心投入打赢脱贫攻坚战之中,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书记大姐”。

  身先士卒,立志扎根农村。为救治患病孩子,李玉兰早年间曾欠下数十万元债务,对贫困家庭有一种特殊感情,而且也曾经在村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6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一直是她心里的愿望。2015年,李玉兰到隆治乡桥头村任“”。这一干就是5年多。到村以后,她对全村424户村民进行逐户摸底调研,多次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沟通,学习政策统一思想,精准施策开展帮扶。李玉兰与村两委把争项目、抓产业、促发展作为精准脱贫的重头戏。2016年,全村种植软梨300亩,每户贫困户种植2亩以上。

  5年时间,她累计落实项目资金1800余万元,引导村民回村投资2800万余元。先后建成家庭小牧场4户,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产业;修建了一个800平方米的冷藏库,解决了软梨无法储存的困难;建成软梨酒厂,为产业化发展开辟新路;还建成乡村旅游接待中心。几年下来,村里的面貌大变样,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建成了,幼儿上学难、群众出行难问题解决了,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有场地了,农民也实现了租赁土地有租金、合作社务工有薪金、年底有分红金的“三金”梦想。

  2019年,李玉兰即将退休并离开桥头村。村民们知道这个消息后,连夜写请愿书,摁上200多个红手印交到县里组织部门,请求留下玉兰书记。面对老百姓的盛情挽留,55岁的她决定继续留任为乡亲们服务。

  李玉兰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青海省优秀称号,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

  李兰,女,汉族,1976年12月生,党员,广东省茂名市社会福利中心主任。

  李兰25年来始终坚守福利机构服务一线,精心照顾每一名孤残儿童,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福利院的“当家人”,被孩子们亲切称为“院长妈妈”。

  1996年,李兰医学专业毕业后,毅然选择到茂名市社会福利院当一名医生,从此与社会福利事业结下不解之缘。福利院的工作又苦又累又脏,面对的是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孤残儿童,不仅要为他们喂奶、喂饭、洗澡,还要倒屎、倒尿、换尿布,李兰从不嫌弃,毫无怨言,在艰苦的岗位上坚持下来。

  李兰全身心投入福利院各项工作中,对全院200余名孤残儿童和近100名老人的情况了如指掌,每一个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她都牢记在心。25年来,李兰带领团队累计送养孤残儿童、弃婴2000余名,为近400名脑瘫儿童和社区200余名脑瘫儿童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有效率达100%,免费为社区老人服务超过10万人次。

  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勇于担当,这让李兰成长为福利事业领域一专多才的引领人物。她是茂名市民政系统第一个取得中级社工师资格人员,是广东省优秀社工骨干;她创造的“祖母+护理员”融合模式,成为业内推广的先进经验;她带领康复团队研究脑瘫儿童康复治疗方案,康复效果有效提升;她带领团队独创的“针刀疗法+石膏矫形”治疗先天性马蹄足,属国内福利机构首创;她开创的“茂名养育模式”,被国内多家福利机构学习采用;她率先提出“全人照顾”安老服务理念和“医、康、教、护”四位一体全人康复理念,摸索出具有茂名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李凯,男,汉族,1990年8月生,党员,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宣传部网络文化与管理科副科长。

  作为一名90后,李凯响应号召,奋战在大凉山脱贫攻坚一线。他带领贫困群众努力实现产业强、村民富、新村美的梦想,为脱贫攻坚挥洒着青春汗水。

  全情投入,再苦也不怕。2018年6月,李凯第一次踏上大凉山这片土地,来到昭觉县日哈乡力史以等村参加扶贫工作。尽管当地的贫困状况让李凯失眠了一周,但是当地群众的真诚、淳朴和热情让他倍感温暖,也让他下定决心,要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2018年9月的一天深夜,李凯和同事在乡政府忙完工作后搭乘车辆回村。在路上突遭大雨,车子途经一个路口时不慎坠崖。万幸的是,车辆被卡在半山坡的滚石中,他和两位同事赶紧打开车窗逃生。第二天,李凯在县医院简单检查治疗了一下,就回到岗位继续工作。平日里,李凯还配合各级干部和帮扶队员,走村入户,访民情、听民意,扎实推进村落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健康、法治文化宣传等工作。2019年5月,他担任日哈乡综合帮扶队办公室主任,牵头制定的队伍管理制度成为全县综合帮扶工作亮点,所在工作队荣获“凉山州脱贫攻坚十佳乡镇工作队”称号。

  全心奉献,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因工作出色,2020年2月,李凯任深度贫困村三河村。到任后,他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一低七有”目标,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参与规划建设9个易地搬迁安置点,惠及816人;实现安全饮用水入户;建成9.6公里的通村柏油路,20.3公里通组入户道路;在全村规划建设4处幼教点;全村群众均实现签约医生服务,贫困户医疗保障实现100%覆盖。2020年全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1245元。2020年底,三河村退出贫困村序列。现在的三河村,是四川省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之一,是长征干部学院实践教学点,也是全国首批脱贫攻坚考察点。

  李凯荣获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李顺清,男,汉族,1962年7月生,党员,重庆市长寿区葛兰镇盐井村村民。

  上世纪80年代,他在老山前线天,荣立一等功;退伍回乡深藏功与名进工厂,在机修一线默默奉献;工厂破产后艰苦创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李顺清以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奋斗实践诠释敬业奉献精神。

  他是保家卫国的“侦察员”。1981年,19岁的李顺清参军入伍,很快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侦察班班长。1985年,李顺清随部队奔赴老山前线,负责侦察收集战斗情报工作。要执行好侦察任务,他不仅要克服潮湿溽热、毒虫出没的自然环境,还要躲避防不胜防的地雷、突如其来的炸弹。在炮火纷飞中,李顺清机智顽强地坚守二十五号高地353天,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李顺清因作战英勇,表现突出,荣立一等功1次,荣获“战地模范党员”称号。

  他是敬业奉献的“特种兵”。1987年,李顺清脱下军装告别军营,被安排在原四川染料厂当机修工人。他很快熟悉了工作,就在爱情事业双丰收的时候,病痛却找上了他。他的手指关节红肿疼痛,被确诊为很难治愈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厂里想给他换个工作岗位,他没有同意,而是克服病痛,在机修工的岗位上坚持了16年。一只手无法提起工具箱,他就在腰间拴一根皮带,将扳手、钳子、螺丝刀等工具挂在皮带上,像一个全副武装的“特种兵”。车间领导、同事、家人心疼不已,可李顺清总是说:“比起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这不算什么。”

  他是带领群众致富的“排头兵”。2003年,原四川染料厂破产,不愿给组织添麻烦的李顺清,主动选择病退,和妻子一起回老家种地。从种柑橘、挖鱼塘开始,经过10多年的努力,他已经从“门外汉”变成“土专家”。如今,他发展起60亩水稻、60亩鱼塘、70亩果林,其产业涵盖特色种植、绿色养殖、“采摘游”等。日子越过越好的李顺清,没有忘记邻里乡亲。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周边20余户农户发展起特色养殖、种植业,在家门口过上幸福生活。

  李俊贤,男,汉族,1928年3月生,党员,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原院长、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俊贤是我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之一、聚氨酯工业奠基者之一,著名化工合成专家。60多年来,他矢志不渝献身国家科研事业,以国家利益为先,苦干实干,勇于创新。他研制的产品助力“两弹一星”发射,至今仍广泛应用在长征系列火箭等大国重器和汽车、建材、家居等国计民生行业。他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忠于信念、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李俊贤对党忠诚、以身报国。“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从国家需求出发,这是第一位的。”这是李俊贤始终如一的人生追求。1966年,他奉命来到青海省一个山沟里筹建黎明化工厂,开始航天推进剂的研制工作。他带领团队奋发图强,埋头苦干,克服极其艰苦的生活环境和简陋的科研条件,成功研制出卫星发射化学推进剂,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助力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直到今天,该推进剂在国内仍是重要推进剂品种。

  李俊贤热爱科研、勇于创新。他心怀“国之大者”,始终将科研目标锁定在满足国防科研事业创新发展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初,李俊贤研发出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鱼雷796燃料,推动我国先进鱼雷研制时间明显提前。20世纪80年代,他开创国内聚氨酯研制,填补多项研究空白,打破对进口产品的依赖。

  李俊贤敬业奉献、淡泊名利。他数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直到2018年90岁高龄时才正式脱离工作岗位,一直坚持工作了68年。他的同事说,李俊贤的加班时间甚至超过一般人20年的法定工作时间。李俊贤生活简朴,所在单位要给他配专车,被他拒绝。在90岁高龄之际,他毅然捐赠毕生积蓄300万元用于设立基金,以支持科研创新和帮扶困难同事。

  李俊贤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河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李恒,女,汉族,1929年3月生,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原研究员。

  李恒长年奔走于边陲大山,耕耘于植物王国,致力于科技扶贫,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敬业执着、勇毅坚强,鲐背之年仍然坚守在科研一线,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家与时俱进、无私奉献的时代风采。

  痴迷科考,成果丰硕。高黎贡山和独龙江峡谷是我国面向南亚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被列为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30年间,李恒先后20余次带队深入高山峡谷开展大型综合科学考察,经历过身患疟疾、摔下马背造成3根肋骨骨折等险情,却始终坚持不放弃不松劲。通过长期考察,她与同事建立起独龙江完整植物名录,出版一系列专著,为这一地区植物多样性保护、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及中缅跨境地区“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我国有26属181种天南星科植物,李恒发现并命名41个种,荣获国际天南星植物学会最高奖——H. W. Schott奖。

  心系药农,科技扶贫。重楼是重要的药用植物,由于其商业用量已远远超过野生资源的蕴藏量,野生资源处于濒临灭绝状态。上世纪80年代,李恒带领团队对重楼属植物开展综合研究,致力解决野生重楼资源枯竭问题。她心系贫困山区的老百姓,坚持科技助力脱贫,年过八旬仍多次前往云南怒江等偏远山区举办知识讲座,指导农民解决种植重楼技术问题;她独创的重楼人工授粉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种子产量。由于李恒多年来在云南、湖北、湖南等地山区推动重楼种植产业发展,山区群众亲切地称她为“重楼奶奶”。

  “择一事而终一生”,是李恒的座右铭。已经92岁高龄的李恒,仍然坚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鉴定植物标本,解决重楼种植技术问题,发现更多未知植物种类,为独龙江和高黎贡山发展出谋划策。

  李恒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云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李夏,男,汉族,1986年7月生,党员,生前系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县监委派出荆州乡监察专员。

  李夏一次次放弃回城的机会,向着最偏远的深山“逆行”。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干部,他“硬得像颗山核桃”,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当好党规党纪“守护人”、群众利益“维护者”;在抗击超强台风“利奇马”时冲锋在前,不幸殉职,用生命践行了员的初心使命。

  他在山区基层磨炼自己。“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这是李夏工作日记扉页上的一句线年,李夏进入绩溪县长安镇工作,母亲原以为儿子离家近了可以共享天伦,却没想到“他一头扎进了山里”。8年来,多个县直部门想选调李夏,均被他谢绝。在基层纪检监察岗位上,从大力整顿党员大会会风会纪,到调查处置4年前换届选举“拉票”行为;从盯着村干部退还多领取的1万多元报酬,到让不符合享受危房改造补贴条件的村民退缴补贴款;从狠抓工作纪律,到督办解决群众吃水难题……只要发现问题线索,哪怕是多年前的“小事”,他也一定要追查到底。在李夏眼里,“纪检工作没有小事”。8年来,他参与处理问题线人。

  他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2019年8月10日,距离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中心仅300公里的荆州乡大雨如注。那天是周六,李夏本已答应妻子回家。然而,台风险情终究让他放心不下乡亲们,他选择了留下来。当山洪涌进敬老院,李夏蹚着水将18名老人安全转移;得知有塌方导致道路受阻,他赶去徒手搬运碎石,为救援车辆开路;接到附近一处山体随时有塌方危险的消息后,他耐心劝导,护送17位村民离开。就在他向下一处险情奔去时,却突遇泥石流,被瞬间卷走,倒在了抗灾抢险的路上,年仅33岁。

  李夏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员、“时代楷模”,荣登“中国好人榜”。

  杨宁,女,苗族,1985年10月生,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杨宁2010年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当起大学生村官。多年来,她心系家乡、默默坚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带领苗胞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华丽嬗变。

  她是脱贫攻坚的带头人。江门村地处深山、信息闭塞,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000余元,是国家级贫困县的一个偏远村庄。2010年,杨宁大学毕业后,放弃进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当起大学生村官,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通过原始资料收集、分析和判断,杨宁把全村脱贫目标定在发展高山生态种植业和竹子加工业,并将“土特产”通过网络等方式销往各地。随后几年,杨宁积极动员贫困村民种植高山泉水西瓜、高山水稻等特色产业,带领农村创业青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创办“苗阿嫂”品牌。2016年,杨宁联合6名大学生村官成立“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至2020年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900余万元。杨宁助推江门村销售特色农产品150余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打破江门村集体经济零收入现状。两届6年的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后,她依然选择继续留在基层一线人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零。

  她是留守儿童的“大家长”。安陲乡大多数留守儿童往返走路到乡里读书,每天都需要大人早上送中午接、下午送晚上接。为解决村民接送孩子上学问题,杨宁将自己家建成“留守儿童之家”,每月抽出空闲时间将留守儿童集中在一起,给他们辅导学习、作心理疏导等,为留守儿童撑起一个温暖的“家”,用真心、真诚和实际行动解决村民遇到的困难,让爱心种子遍洒苗山大地、生根发芽。

  杨宁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杨伟,男,回族,1979年1月生,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杨伟始终牢记救死扶伤的职业初心,时刻准备用精湛的医术守护患者生命健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身先士卒、逆行一线、救死扶伤,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仁心仁术”的深刻内涵,被誉为“最美逆行者”。

  2020年2月,杨伟瞒着家人逆行湖北武汉,担任宁夏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医疗组组长。肩负着患者医疗安全和医疗队队员防护安全的双重责任,杨伟时时处处想在前、干在先。确定医疗队接管武汉汉阳体校方舱医院后,他迅速与相关部门联系,组织医生进行业务培训。医疗队入舱前可派一名队员进舱实地演练,杨伟主动请缨进舱,精心观察记录舱内诊疗流程和细节,提前体验鼻梁压迫、缺氧、疲劳、憋尿等一系列防护服“后遗症”,总结分享防护应对经验,缓解大家的紧张情绪。随后,他结合医疗实践制定完善工作手册,涵盖出入舱要求、预检分诊、交接班、病历书写、病人分级管理和抢救等各个步骤环节,使医疗组工作规范有序,有章可循。

  杨伟作为方舱医院专家组成员,全程参与舱内200多位患者的病情讨论、救治、查房和拟出院患者筛查,与其他专家一起改进了舱内患者诊治流程。他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开展诊疗,带领患者做中医保健操,取得了很好治疗效果。同时,杨伟组织医护人员与患者谈心交流,积极开展心理疏导,用真心、细心、耐心建立起与患者之间的连心桥,增强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3月8日,随着最后一名患者出舱,武汉汉阳体校方舱医院正式休舱,宁夏医疗队出色完成任务。

  增援武汉之前,杨伟作为学科带头人主动参加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带领大家学习最新防控知识,组织业务骨干到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急诊等一线岗位“报到”,并组织爱心义务车队,接送本院职工上下夜班。他密切关注全国疫情发展变化,医院接受增援湖北战“疫”任务,他以“曾在呼吸消化内科工作多年,应对呼吸类疾病经验比较丰富”为由,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

  杨建中,男,汉族,1976年1月生,党员,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创伤中心急诊内科主任。

  杨建中秉承尊重生命、患者至上的理念,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冲锋在前、大爱无限,用精湛医术与“死神”赛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和使命担当。

  2001年9月,杨建中开启急救生涯。他刻苦学习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基本技能,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将机械通气、床旁超声等先进急救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不断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2020年初,杨建中主动请缨参加新疆首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担任医疗队重症医疗组组长。他带领团队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重症组混合编队,共同开展医疗救治工作。面对与危重患者密切接触的高风险,杨建中临危不惧,主动承担起为患者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等高感染风险操作。每一次操作都是一次无畏的冲锋,他总是以娴熟的技术,力求达到最好效果。

  一天早上8点,杨建中在查房时发现一名患者手和脚指头发绀,处于休克状态,他立即给患者快速补液,1000毫升快速补入后,患者血压60/40,心率减慢至40次/分,瞳孔瞬间散大了。他站在患者床前,密切观察,随时准备做心肺复苏诊断。1小时、2小时、3小时……通过系列治疗,患者血压和心率逐渐恢复到正常,但瞳孔还是快散到边,没有自主呼吸。经专家联合会诊,安排继续密切观察。一直到凌晨2点,患者终于有了自主呼吸,杨建中这才松了一口气。之后,经过近30天的治疗,这名患者康复出院。

  有一天,在ICU重症监护室里,一位老大爷让护士帮忙找一位来自新疆的杨医生,他激动地说:“虽然我还站不起来,但我想给他敬个礼,行个注目礼也行。”因为在治疗过程中,杨建中不仅对他精心照料,还通过心理安抚,给了他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力量。2020年7月,杨建中再次出征,参与乌鲁木齐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工作。

  杨建中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员、新疆尔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新疆尔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杨孟飞,男,汉族,1962年10月生,党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孟飞是我国空间飞行器系统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以炽烈的报国情怀,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带领团队出色完成了“嫦娥五号”探测器研制工作,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收官之战作出了重大贡献。

  赤子情深献航天。1982年,年仅20岁的杨孟飞大学毕业后,又考入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空间计算机应用专业。在此后30余年科技攻关征程上,他提出了一系列创造性方案,解决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中的诸多难题,从星载计算机研究室研究人员,逐渐成长为专家型管理人才,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以一颗赤子之心,在我国航天强国建设的征程中默默奉献耕耘。

  2011年,探月三期工程正式立项,任务目标是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杨孟飞担任“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ayx爱游戏、总设计师。他在极短时间内,几乎把所有相关专业文献和材料都看了一遍,厚厚的专业书籍,每一章、每一页他都用心学习过。他十年如一日扎根科研一线,带领深空探测研制团队潜心科研,面对关键技术多、任务难度大、实施风险高等难题,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只为圆满完成“嫦娥五号”任务。他经常半夜下飞机就直奔研制现场,与同事一同开展技术研讨,第二天又继续忙碌。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号”开启奔月之旅。飞控任务20余天,他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飞控岗位上紧张忙碌,特别是采样封装阶段,一直坚守,与大家并肩作战。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成功,这是人类探月历史60年来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创举,也是人类时隔44年再次从月球带回月壤。作为整个任务的核心工作人员之一,杨孟飞保持着一贯的低调,早已把注意力聚焦到下一次重大任务上。

  杨孟飞荣获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突出贡献个人等称号。

  杨春,男,汉族,1969年5月生,党员,生前系福建省宁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从警28年,杨春忠诚履职、勇于担当、一心为民,奋战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屡破大案要案,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作出突出贡献。2019年1月23日凌晨,因长年超负荷工作,杨春突发疾病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9岁。

  嫉恶如仇,扫黑除恶铸就忠诚警魂。负责蕉城分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以来,杨春身先士卒、勇挑重担。在侦办宁德市扫黑第一案时,他先后5次深入村居走访摸排,11次到受害人家中做思想工作,打消受害人的顾虑;对拒不认罪的涉案人员,他列证据、摆事实、讲道理,使其最终如实供述罪行。他还带领专案组深入案发地,走访群众500余人次,形成佐证材料1万余页,整理装卷50余卷。2018年12月,蕉城区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所有被告人当庭认罪。

  不忘初心,一心为民,践行公仆情怀。杨春在办案过程中始终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得知查办的案件犯罪嫌疑人中有12名未成年人,其中10名是在校生,他积极争取检察院支持,走访联系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与学校老师密切配合,及时跟踪了解情况。通过他的不懈努力,这10名在校生半年后全部重返校园。2018年,作为辖区建设安保维稳的主要负责人,为化解矛盾纠纷,杨春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圆满解决近30起信访疑难件、积案,成为社会各界交口称赞的好刑警、好公安。

  用生命履职,山海为证。因公殉职后,同事和亲人才发现杨春2017年10月的体检和住院单上早已有心脏病情记录。2018年5月,杨春感觉心胸不适,再次检查发现心梗先兆,医生建议必须马上进行手术。12月,同事为其预约了医生和床位,并多次催促其前往治疗,但杨春忙于专案工作,一次次推迟了住院,延误了治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