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x爱游戏2022年中国塑料助剂行业发展分析PVC占据塑料助剂消费量75%的份额「图」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3-04-17

  ayx爱游戏塑料助剂又叫塑料添加剂,是聚合物(合成树脂)进行成型加工时为改善其加工性能或为改善树脂本身性能所不足而必须添加的一些化合物。 例如,为了降低聚氯乙烯树脂的成型温度,使制品柔软而添加的增塑剂; 又如为了制备质量轻、抗振、隔热、隔音的泡沫塑料而要添加发泡剂; 有些塑料的热分解温度与成型加工温度非常接近,不加入热稳定剂就无法成型。 因而,塑料助剂在塑料成型加工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用于塑料成型加工品的一大类助剂,包括增塑剂、热稳定剂、抗氧剂、光稳定剂、阻燃剂、发泡剂、抗静电剂、防霉剂、着色剂和增白剂(见颜料)、填充剂、偶联剂、润滑剂、脱模剂等。 其中着色剂、增白剂和填充剂不是塑料专用化学品,而是泛用的配合材料。

  塑料助剂也称为塑料添加剂,是合成树脂或者合成橡胶加工成制品过程中为改善其加工性能或为改善树脂本身性能所不足而必须添加的一些化合物。塑料助剂可以分为增塑剂、热稳定剂、抗冲改性剂、阻燃剂等。塑料助剂的下游有PVC、PP、PE以及工程塑料,其中PVC是最大的下游,占塑料助剂消费量的比例约为75%。

  随着中国节能减排环保等多项政策的出台,中国塑料助剂行业也向着绿色、高效等方向发展,近些年,中国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扶持饲料助剂行业转型升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塑料助剂行业的产业链通常包括石化行业、塑料助剂行业、塑料树脂行业以及塑料制品行业等。ayx爱游戏石化行业作为塑料助剂行业的上游,为塑料助剂生产提供原材料。中游包括塑料助剂行业、塑料树脂行业等,它们根据一定的配方和制备工艺生产塑料制品。下游则是指塑料制品行业,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农业、医药、化工及日用品等领域。

  PVC是最大的下游,占塑料助剂消费量的比例约为75%。根据数据显示,中国PVC产能变化呈现上涨态势,从2014年的2389万吨上涨至2021年的2713万吨,随着下游PVC产能的增加,需求的上涨,带动上游塑料助剂行业加速发展。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塑料助剂市场规模呈现上涨态势,从2018年的68亿美元上涨至2022年的81亿美元,同比2021年上涨3.85%,年复合增长率为4.47%,随着中国塑料助剂下游应用领域不断增多,产业结构优化等方向发展,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2023-2028年中国塑料助剂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塑料助剂产量呈现缓慢上涨态势,从2018年的640万吨上涨至2022年的774万吨,同比2021年的5.02%,随着产能利用率的不断提高以及新产能的落地,塑料助剂总产量有望在未来保持稳定增长。

  近年来,塑料制品在建筑和包装等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业对塑料助剂的需求不断增加。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塑料助剂消费量呈现逐年上涨态势,从2018年的585万吨上涨至2022年的728万吨,同比2021年上涨5.97%。

  中国塑料助剂产能分布主要区域为山东省、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其中山东省产能占比第一,占比26%,江苏省产能占比第二,占比19%,广东省产能占比第三,占比15%,浙江省产能占比11%,其他地区产能占比29%。

  以加工助剂和抗冲改性剂为例,常见的加工助剂和抗冲改性剂主要包括CPE(氯化聚乙烯)、ACR(丙烯酸酯)、和MBS(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2021年中国CPE、ACR和MBS的消费量分别约占37%、30%和26%。

  国内市场主要以CPE、ACR、MBS、MC为主,其中CPE占比最高(65%左右);根据数据显示,CPE产能集中在日科化学占比19%、亚星化学占比16%以及杭州科利占比15)等少数几个企业当中。随着我国对环保越来越重视,CPE正在持续被抗冲ACR与抗冲MBS配方体系所替代。

  日科化学为中国塑料助剂中占比最重企业,根据数据显示,日科化学塑料助剂业务收入呈现逐年上涨态势,从2018年的15.44亿元上涨至2021年的26.86亿元,同比2020年上涨18.33%。

  近些年,中国政府相继出台环保政策,驱使各个化工行业向着绿色、高效等方向转型,目前中国与国际知名的塑料助剂生产商相比,我国塑料助剂的生产技术仍较为落后,产品性能缺乏很强的竞争力,随着中国许多研发机构和塑料助剂生产商加大研发投入,国内本土产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逐步接近全球领先水平,取代进口产品指日可待。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