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x爱游戏中国塑料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3-06-01

  ayx爱游戏SAMPE中国2022年会暨第十七届国际先进复合材料制品、原材料、工装及工程应用展览会

  2022年中国国际塑料展览会暨第五届塑料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展览会

  科技部:对严重学术不端违规人员“零容忍”!不当所获荣誉利益(包括学位、职称、人才称号等) 全部清退归零……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是指分子量在100万以上的聚乙烯材料,其分子结构与高密度聚乙烯(PE⁃HD)类似,是一种综合性能较为优异的工程塑料。PE⁃UHMW薄膜是一种有机高分子膜,是以PE⁃UHMW为聚合物基体,进行填料或结构改性并加工至一定厚度的新型功能材料,主要分为无孔薄膜及微孔薄膜2种。因其综合性能优异,具有耐冲击、耐低温、耐腐蚀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包装、农业、食品、医疗、锂离子电池隔膜等领域。但由于其分子量较高,分子链间存在大量缠结且熔融状态下流动性不佳等特点,使其难以通过常规方法制备出性能优异的薄膜材料。如今,PE⁃UHMW的制备及加工工艺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本文根据PE⁃UHMW的结构特点,介绍了近年来PE⁃UHMW薄膜的研究进展、性能优势、常用制备方法以及主要应用。

  利用微纳层叠挤出设备良好的分布分散混合作用,制备了聚氨酯/硅橡胶(TPU/MVQ)热塑性硫化橡胶(TPV),研究了制备方法、动态硫化温度、螺杆转速、橡塑比、相容剂种类及含量对TPV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共混相比,微纳层叠加工制备的TPV在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上分别提升了12.4 %、12.1 %;硫化温度190 ℃、螺杆转速200 r/min时,TPV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压缩永久变形分别为6.69 MPa、363.8 %、57.6 A、31.5 %;随着橡胶含量的增加,TPV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下降,弹性回复性能、耐老化性能、耐油性能提升;相容剂硅烷改性聚氨酯(TPSiU)和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最佳用量分别为10份和5份,与EMA相比,TPSiU作为相容剂时,材料弹性回复性能、耐油性能更优,而EMA对TPV的断裂伸长率提升作用明显。

  以深海固体浮力材料的完全国产化为目标,利用中科雅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牌号为H25HS的空心玻璃微珠(HGMs)为核心原材料,采用自主研发的浇注成型、模压成型、带压固化成型、真空捣打成型和等静压成型方法分别制备了HGMs体积分数为60 %~75 %的环氧树脂(EP)/HGMs复合材料,并对其密度、抗压强度和耐水静压性能进行了综合测试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H25HS体积分数在68 %以下时,适合的成型方法是浇注成型,可以获得安全使用深度大于6 000 m,密度不大于0.58 g/cm3的固体浮力材料;H25HS体积分数为68 %~70 %时,真空捣打成型和等静压成型方法最优,能够获得安全使用深度为2 000~4 000 m,密度0.48~0.52 g/cm3的固体浮力材料。

  目前利用微生物修复混凝土裂缝因所用微生物和钙源无法固定在裂缝内部,修复过程需要反复灌浆,限制了微生物修复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为此,本文利用海藻酸钠作为微生物的载体,研究了海藻酸钠溶液质量浓度对材料性能及其混凝土裂缝修复效果的影响,并结合修复产物的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深入分析其对混凝土裂缝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利用基于海藻酸钠的微生物修复材料修复混凝土裂缝,1次灌浆就能完成封堵,当裂缝宽度为1.5 mm时,其7 d抗渗水率可达到100 %,抗压强度恢复率可达到63.64 %。

  通过高速球磨、热压成型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氮化硼(PE⁃UHMW/BN)复合材料,研究了PE⁃UHMW/BN的硬度、摩擦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BN的加入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但会降低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应力和断裂伸长率,BN含量为3 %(质量分数,下同)时,BN对PE⁃UHMW基体的屈服强度的提升效果最明显,同时对基体拉伸应力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最小;加入BN能明显降低PE⁃UHMW基体的摩擦系数,PE⁃UHMW/BN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随着BN含量的增加而下降,3 %的BN对基体润滑性能的提升效果最明显,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相比纯PE⁃UHMW下降了60 %,在BN含量为7 %时润滑效果下降;在PE⁃UHMW基体中加入不超过3 %的BN纳米片可以提高材料表面硬度,进而有效提高材料的抗磨损能力,但添加量为7 %时由于团聚效应材料的表面硬度相对下降,材料磨损加剧,耐磨损能力下降。

  以1,4⁃丁二醇及不同比例的己二酸、丁二酸为原料,制备一系列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S⁃co⁃BA)]共聚酯,借助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ATR⁃FTIR)、核磁共振仪(1H⁃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热重分析仪(TG)等对共聚酯的结构性能进行表征分析。角质酶降解结果表明,在经过16 h后,4种共聚酯降解率均达到80 %以上,2种均聚酯均仅为40 %左右。其中聚酯酶降解速率为P(BS⁃co⁃40 % BA)P(BS⁃co⁃60 % BA)P(BS⁃co⁃80 % BA)P(BS⁃co⁃20 % BA)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综合可知P(BS⁃co⁃40 % BA)热稳定性相比于PBA更好,降解性能较PBS更好,为最佳共聚酯。

  通过双螺杆挤出分区加料技术制备三元共混改性剂(TBM),其中废弃聚乙烯/废弃聚丙烯/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RPE/RPP/PP⁃g⁃MAH)质量比为6/4/0.7;以AC⁃20基质沥青混合料质量的0.4 %添加TBM,研究了不同湿拌和时间、不同拌合温度对AC⁃20改性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影响,分析了不同拌合时间对TBM在改性沥青混合料中的形态变化的影响,比较了0、0.2 %、0.3 %、0.4 %、0.5 %TBM含量(以AC⁃20基质沥青混合料质量计)对AC⁃20改性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拌和工艺条件下,干拌和时间30 s,湿拌和时间不低于180 s且湿拌和温度为170 ℃时高温性能最佳,且TBM改性AC⁃20中其最佳含量为0.4 %。

  采用丙烯酸酯橡胶(ACM)、刚性体纳米碳酸钙(nano⁃CaCO3)、弹性体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三元共聚物(AMB)作为增韧剂,对聚氯乙烯(PVC)进行复合增韧改性,并对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拉伸性能、加工流变性、动态热力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PVC/ACM/nano⁃CaCO3/AMB质量比为100/10/3/9时,复合材料的常温冲击强度为27.64 kJ/m2,比纯PVC提升5倍;低温冲击强度为14.91 kJ/m2,比纯PVC提升4.1倍。加入AMB能使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下降,由93.71 ℃下降到86.36 ℃。

  提出纤维增强微孔发泡双面覆膜模内表面装饰复合成型新方法(GF⁃D⁃MIM/IMD),通过在基材中加入玻璃纤维增强相(GF)提升产品力学性能;通过在模具型腔两侧覆膜平衡单面覆膜产生的不均匀温度场,从而降低泡孔分布不均及制品翘曲变形。以拉伸样条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仿真方法,通过在单面覆膜(S⁃MIM/IMD)、双面覆膜(D⁃MIM/IMD)2种工艺方法中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纤维,分析气泡半径、数量密度分布规律,探究双面覆膜与纤维含量对成型制品翘曲变形及其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S⁃MIM/IMD,GF⁃D⁃MIM/IMD工艺过程中的双面覆膜能有效平衡非对称温度场;纤维含量为20 %(质量分数,下同)时,气泡平均半径最小,样条中平均气泡数量密度最大;随着纤维含量增加,拉伸模量与剪切模量呈倍数增长、泊松比呈现先减小再增大的规律。

  通过包覆技术用生物基材料壳聚糖(CS)和植酸钠(PA⁃Na)依次改性聚磷酸铵(APP),获得包覆APP(MCAPP),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和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通过熔融共挤出,将其应用于聚乳酸(PLA)复合材料中,以改善PLA阻燃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纯PLA,7.5 %(质量分数,下同) MCAPP(CS与APP质量比为1/2)可有效改善PLA的阻燃性能和成炭能力,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由654 kW/m2降至469 kW/m2,残炭率由0.37 %提升至6.85 %。

  以木薯淀粉和聚乙烯醇作为基本成膜物质,添加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通过流延成膜法制备聚乙烯醇/淀粉复合膜。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研究木薯淀粉、聚乙烯醇、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用量,成型加工温度和成型加工时间对聚乙烯醇/淀粉复合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木薯淀粉、十二烷基磺酸钠用量和成型加工时间3个因素进行优化,确定聚乙烯醇/淀粉复合膜性能的较优工艺条件。同时,对新制备的复合膜土埋降解和鲜花保鲜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聚乙烯醇用量为1 g, 木薯淀粉用量为0.7 g,十二烷基磺酸钠用量为0.5 g,成型加工温度为80 ℃,成型加工时间为65 min时,制备的聚乙烯醇/淀粉复合膜力学性能较优,断裂伸长率高达262.58 %、拉伸强度24.63 MPa。获得的新复合膜具有可降解性。聚乙烯醇/淀粉复合膜储藏80 h以后无霉菌生长迹象,对鲜花有一定保鲜效果。

  可降解材料高强透气纤维膜在食品、药品包装等领域需求迫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聚乳酸包装膜制备技术。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究了热压温度、压力和时间对熔体微分电纺聚乳酸微纳米纤维膜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使用Design⁃Expert 11软件设计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纤维膜热压工艺参数,并对得到的最佳值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经响应面法优化后的最佳热压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40 ℃、热压压力4 MPa、热压时间6 s,此条件处理后的聚乳酸纤维热压膜单向平均拉伸强度为27.613 MPa,相较未处理纤维膜拉伸强度提升149.89 %,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684 %,证明拟合效果良好。热压处理可有效增强熔体微分电纺聚乳酸纤维膜的拉伸强度,提高聚乳酸纤维膜产品在包装领域的应用潜力。

  以高温聚酰胺10T(PA10T)为基体,制备碳纤维增强聚酰胺10T复合材料(PA10T/CF),研究复合材料注射成型的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复合材料的纤维保留长度进行分析,得到最佳平均保留长度为295 μm,同时得到优化的注塑工艺参数为注塑温度330 ℃,注塑压力50 %(注射压力最大值的50 %),注射速率70 %(注射速率最大值的70 %),保压压力50 MPa,模具温度30 ℃。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可知,不同纤维含量的PA10T/CF复合材料采用优化工艺参数成型时,其样品断面呈韧性断裂且CF均匀良好地分散。

  以蓝莓为研究对象,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和流延机制备聚乙醇酸(PGA)/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生物降解复合膜,以酶活、生物活性化合物、果实品质ayx爱游戏、感官评价为考核指标,探究了不同组成的复合膜对蓝莓保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60 %(质量分数,下同)PGA/40 %PBAT组,可以有效抑制H2O2含量升高,延缓总酚、总黄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及感官评分降低。因此,PGA和PBAT复配后的生物降解保鲜膜更有利于蓝莓的保鲜,尤其是60 %PGA/40 %PBAT保鲜膜。

  简述了聚乙烯(PE)燃气阀门现行产品标准和制造技术,对PE燃气阀门存在的常见生产质量问题、使用中的失效模式及质量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阀门制造和检测评价技术研发及加强PE阀门生产质量控制管理等阀门质量控制技术和要求,为燃气阀门的制造技术发展和产品质量提高提供了参考意见。

  将新型阻燃剂甲基二苯基氧化膦(DPMP)与聚氨酯(PU)复合,并采用片状黏土为协效剂,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垂直燃烧测试(UL 94)和微型量热分析(MCC)研究了DPMP和黏土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仪(TG)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及热降解行为。结果表明,DPMP能促进PU冷结晶,从而提高其模量和力学性能。当PU复合材料中DPMP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10 %时,PU的LOI值从23 %增加到28.3 %。PU/10 %DPMP的模量、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分别为1.37 MPa、1 042 %和13.84 MPa,纯PU的相应分别为1.17 MPa、811 %和11.32 MPa。当体系进一步加入黏土,1 %的黏土即可使PU/DPMP的滴落现象消失,UL 94达到V⁃0级。

  以2022年塑料加工行业数据展现和简要分析了2022年中国塑料加工业基本状况和最新进展,对2023年中国塑料加工业发展形势进行了展望,并根据塑料行业有关已知数据测算了2022年我国塑料表观消费量、塑料废弃量、塑料再生利用量和再生利用率。

  张伊航, 张世钰, 李巧丽, 安浩然, 崔佳齐, 马劲松, 张信, 孙国华, 侯连龙

  综述了静电纺丝技术工作原理、影响条件及国内外运用该技术制备的锂电池用聚合物纳米纤维隔膜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磺酰胺(PSA)、聚丙烯腈(PAN)、聚偏氟乙烯(PVDF)等聚合物纳米纤维隔膜,介绍了各种聚合物隔膜的特点和性能,并对静电纺丝法制备的隔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利用定制的熔融浸渍装置制备了长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66(PA66/LGF)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界面黏结性等进行了表征,探讨了玻璃纤维含量、润滑剂含量、相容剂含量以及切粒长度等因素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得到了PA66/LGF复合材料优化的配方设计与切粒长度。结果表明,当玻璃纤维含量为43 %(质量分数,下同)、切粒长度为12 mm的PA66/LGF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为230 MPa,断裂伸长率为7.1 %,弯曲强度为369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62 kJ/m2,无缺口冲击强度为90 kJ/m2。

  以酚醛树脂、丁腈橡胶、重晶石、玄武岩纤维和钢纤维等为原料进行摩擦材料的制备,研究了玄武岩纤维和钢纤维含量对摩擦材料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玄武岩纤维含量为10 %~25 %(质量分数,下同)时,随着纤维含量的减少,摩擦材料的冲击强度增大、压缩强度减小;当纤维总量占30 %且玄武岩纤维与钢纤维质量比为1∶1时,2种增强纤维产生最佳的耦合效应,摩擦因数稳定在0.361~0.377之间,磨耗量约为0.132 cm3/MJ;磨损试验中该摩擦材料的磨损以黏着磨损和疲劳磨损为主。

  针对吸水膨胀弹性体(WSE)在含盐溶液中膨胀倍率普遍不高、吸盐水性能和耐热性能不佳等问题,采用反向悬浮聚合方法,将丙烯酸(AA)单体与丙烯酰胺(AM)单体进行共聚,制备了新型聚丙烯酸?丙烯酰胺[P(AA?co?AM)]耐盐吸水树脂,并以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TPEE)为基体,制备了TPEE/P(AA?co?AM)吸水膨胀弹性体。研究了单体AA:AM质量比、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含量对P(AA?co?AM)吸水性能的影响,并将TPEE分别与自制P(AA?co?AM)耐盐吸水树脂和市售吸水树脂CPNaAA共混制成的WSE的吸水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AA∶AM质量比为2.5∶1、NMBA含量为0.05 %(质量分数,下同)、过硫酸钾(KPS)含量为0.70 %、油相溶液与水相溶液质量比为2.5∶1时,P(AA?co?AM)吸蒸馏水和吸盐水综合效果最佳;P(AA?co?AM)对蒸馏水和对盐水的吸水倍率均高于市售吸水树脂CPNaAA,其中对盐水吸水倍率的增幅更明显;TPEE/P(AA?co?AM)的吸水膨胀性能优于TPEE/CPNaAA。

  以自制接枝共聚相容剂,将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分别与全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E?LLD)和回收聚乙烯(rPE?HD)共混改性,采用具备免干燥和侧面强制喂料系统的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rPET/PE合金片材(rPET与PE质量比为80∶20),研究了不同厚度合金片材的性能。结果表明,使用rPET制备的合金片材产品外观品质保持较好; rPET/PE合金片材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中拉伸强度大于39 MPa,断裂伸长率随片材厚度增加而递减,厚度为2.5 mm的rPET/rPE合金片材拉伸强度为39.7 MPa,断裂伸长率为21 %,冲击强度为12 kJ/m2,适合应用于吸塑箱包、土工格室等;免干燥和侧面强制喂料系统,可以减少合金片材加工流程,节约能源,设备产量提了117 %。

  采用双组分醇解剂乙二醇(EG)和丙二醇(PG)对废旧聚氨酯(PU)硬质泡沫塑料进行降解,获得了降解产物低聚物多元醇,并将其与木质素为原料制备出再生聚氨酯(r?PU)硬质泡沫塑料复合材料。利用导热系数测定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废旧PU的降解效果和r?PU硬质泡沫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吸水率、导热系数、微观形貌及热稳定性等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双组分醇解剂EG和PG质量比(mEG:mPG)为2:3时,废旧PU的降解效果最佳;当木质素添加量为6 %(质量分数,下同)时制备r?PU硬质泡沫复合材料的泡沫孔壁较厚且比较均匀,骨架几何构型完整,其压缩强度为185.3 kPa、导热系数为0.021 5 W/(mK),均能够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为提高复合材料注塑件的仿真准确性,基于多尺度联合仿真方法,以汽车发动机正时链条导轨为例,根据导轨纤维配向以及结构应力分布情况,设计了导轨减量化结构,在保证整体应力水平在安全范围内的同时,最大应力降低了12 %,质量减轻了4 %,实现了汽车发动机正时链条导轨的减量化设计。

  通过熔融共混法,将右旋聚乳(PDLA)引入到扩链聚乳酸(PLLA)体系中,研究了不同含量PDLA诱导形成的立构复合晶(Sc晶)对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和发泡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聚四氟乙烯(PTFE),研究其对Sc晶形成的影响,以及引入PTFE后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和发泡行为。结果表明,PTFE含量为0.5 %时显著提高了Sc晶的含量;Sc晶的形成提高了熔体强度,促进了泡孔成核,有效改善了PLLA的发泡性能,形成了微纳复合泡孔。

  采用废旧冰箱整体破碎分选得到的混合塑料破碎料作为原料,利用自由落体式静电分离机进行处理后得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高抗冲聚苯乙烯(PS?HI)两种废塑料破碎料,通过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分选效率等测试研究了原料预处理与静电分离机工艺等多个关键参数对分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较低的混合塑料破碎料含水率可以明显提高静电分选的效率和产物性能;静电分选场电压在27 kV 时,喂料速度在550 r/min 时可以达到最佳的分选效率和产物性能;静电分离机极间距在200 和220 mm 左右时可以分别达到ABS 和PS?HI 的最佳分选效率和力学性能。

  概述了从源头减少消费后塑料包装材料的各种减量化技术,包括薄膜与容器等的减薄、包装结构的简化、反复使用与循环利用、使用回收料等;阐释了为便于回收利用使用尽可能减少材料种类的理念——单一材质化与相应措施等。

  以酰肼类成核剂TMC?300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结晶与性能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电子拉力万能材料试验机、数位冲击仪和热变形微卡温度测定仪等手段考察了TMC?300对PBS结晶过程、力学性能、热性能和收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MC?300可以有效提高PBS的结晶速度与结晶度,同时具有细化晶粒尺寸的作用,结晶峰值温度提高了4.74 %,半晶时间缩短了71.88 %,达到57 s;TMC?300的加入使PBS的弯曲模量、热变形温度和冲击强度均有提高,增幅最高分别为9.5 %、5.5 %、171.4 %,分别达到689.4 MPa、89.6 ℃、17.75 MPa,显示出良好的刚韧兼顾性和耐热性;成核剂TMC?300的加入使PBS各向收率均有所增大,但收缩比更接近于1,更易于改善PBS的形变和翘曲问题。

  介绍了生物降解塑料的降解机理及生物降解性能评价标准检验方法。从生物降解塑料降解功能及其废弃后所处环境条件出发,针对目前生物降解塑料及制品应用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并阐述了生物降解塑料及制品合适应用的领域。以期为正确看待生物降解塑料提供参考依据,最后,对生物降解塑料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简要介绍了近几年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回收应用现状,以及国内外相关标准法规;重点综述了PET物理回收和化学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回收技术的特点进行比较与分析,以期为今后PET相关回收研究提供参考。

  利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分析鉴别了不同粒径及不同种类的微塑料(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纤维或橡胶碎片),系统阐述了反射、透射、衰减全反射3种测量模式及其微区成像技术在微塑料鉴别分析中的优缺点。基于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技术,分析了北京景观水样中的微塑料,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准确、可靠。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法,以1,2,4,5?四氯苯为内标,建立了生物降解塑料中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酯(PBS)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3种组分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明确了PLA、PBS和PBAT的定量特征峰,建立了定量计算公式。同时测定了7批市售生物降解购物袋中上述3种组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内标物与目标物定量特征峰面积比1∶5~5∶1范围内,该方法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0.99,3种组分精密度、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均≤3 %,定量分析结果相对误差绝对值均≤3.0 %,该方法准确且简便可行;该方法适用于生降解塑料样品中PLA、PBS、PBAT含量的快速测定。

  以回收聚乙烯(rPE)和聚酰胺6(PA6)为原料,分别通过传统双螺杆挤出机和新型偏心转子挤出机制备了共混物,并对该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动态热机械行为及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A6的加入,两种设备制备的共混物的弹性模量均有显著提升,同时断裂伸长率急剧下降;双螺杆挤出机制备试样的拉伸强度随PA6加入缓慢降低,而偏心转子试样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两种加工设备对结晶及熔融行为的影响较小;从微观形貌上分析,偏心转子挤出机制备的样品具有更好的相容性,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差值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一现象;偏心转子对不相容的共混体系具有强制增容的效果。

  提出一种热风熔融的方法对废旧塑料进行再生利用,其特点是:废旧回收塑料直接进行热风加热熔融后通过螺杆挤出造粒,没有粉碎过程,无噪音、粉尘飞扬;热风熔融的温度容易控制,防止过热降解;热风循环无废水排出,余热全部利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构建了试验样机并进行试验研究。

  简介了我国塑料包装行业发展状况和塑料包装废弃物治理的有关政策与法规;阐述了为解决塑料包装废弃物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同主体应承担与落实的责任,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和消费者等;提出了为高值(质)化回收利用塑料包装废弃物构建细化分类、收集与管理体系的一些设想。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抓手和重大实践,再生塑料应用于食品接触材料是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应对塑料垃圾污染的关键举措之一。概述了欧盟和美国对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的管理举措,总结了鼓励政策和标准化的推进为可再生塑料用作食品接触材料带来的机遇,与此同时,详细地分析了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面临的挑战,如污染物迁移、满足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等。从立法、市场监管、安全评估等多视角讨论并作出相关建议与展望,不仅为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生产企业对再生塑料的应用提供参考,也为政府制定相关管控举措提供借鉴。

  塑料的发明与广泛使用大幅度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便利程度,但由于人类的随意丢弃和非规范处置行为,使得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塑料污染的防治已成为大势所趋。防治塑料污染的根本是正确地使用、回收并且再利用塑料,防止塑料废弃物泄露到大自然中无法降解。因此,以追溯为核心动力,政策保障和主体参与度提升为双引擎,探究如何促进塑料的高值化循环利用是当前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厘清追溯的概念,总结国内外的主要追溯手段与应用场景,剖析我国塑料追溯的难点所在。以此为基础,提出构建我国塑料追溯体系的若干建议,分析具体要素,在政策支撑下实现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