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机构年底要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莞版ayx爱游戏限塑令”即将出台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3-07-11

  ayx爱游戏理顺体制机制,全域全面推进,是生活垃圾分类的关键所在。这其中,公共机构的引领示范作用不言而喻。按照先前东莞制定的计划,今年年底将全面实现公共机构全覆盖。目前,该项工作进展如何?作为全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牵头部门,东莞市发改局又有什么样的动作?取得什么样的效果?

  日前,东莞市发展改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伟强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详解了发改部门的“分类思路”以及未来的“发力方向”。

  记者:根据东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整体安排,市发改局负责统筹推进全市公共机构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我们也看到了前期市发改局印发了全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引,请整体介绍一下,市发改局在东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主要思路、时间计划,以及一些关键性保障措施。

  吴伟强:今年5月,市人民政府印发《东莞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全面启动我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我局作为全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牵头部门,经市政府同意,印发《东莞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主要推进思路及时间计划、保障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提高思想认识,全员发动。全市有超过1400家公共机构,在今年年底要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我们要深刻认识垃圾分类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实践,“减量化”减的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守护的是绿水青山;“资源化”增的是经济效益,创造的是金山银山;“无害化”守护的是环境健康和人体健康,保障的是民生民利。公共机构,作为政府对外服务的重要展示窗口,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马上破除过去“可分可不分,会分就分,不会就随意扔”的思想。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凝聚广泛共识,举全力把生活垃圾分类这件事办好。印发实施的《东莞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各系统公共机构主管部门责任,提出各镇街(园区)负责统筹辖内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各市直党政机关集中办公场所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教育、卫生健康、民政、交通运输、科技、文化、体育等系统主管部门要根据行业特点,负责统筹安排本系统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其次,重点难点不回避,全力攻坚。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等多方主体,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多个环节,需要协力推进。今年年初,我局组织了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调研,从调研结果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分类意识不强、参与不高、投放正确率比较低、后端处理不完善等问题。我们要求,每个单位都必须重点难点不回避,思想上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解决“我要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从“我要分”到“我会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动员党员干部要争做垃圾分类的先行者,通过主题党日活动、有奖知识竞赛等,提升大家垃圾分类的意识及知晓。各公共机构要按照《东莞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提出的时间要求,今年年底前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最后,长效管理真落实,助推发展。日前,《东莞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市直机关集中办公场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印发,标志着我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制度化。我局也牵头,在全市公共机构范围内开展“达标创优”活动,评估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等级。目前已有24个镇街(园区)反馈了辖区内公共机构的自评情况(约900家),其中16个镇街(园区)自评全部合格;市直单位(除市直集中办公场所以外)有25家单位反馈了自评结果,全部自评合格ayx爱游戏。

  从“扔进一个筐”到“细分四个桶”。接下来,我们将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复核验收工作,促进各单位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聚焦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和党员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推动我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

  记者:今年,国家和省陆续发布了塑料污染治理的一系列相关文件,而东莞在这方面会有一些什么政策措施?

  吴伟强:根据国家和省里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发展改革局和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经过征求部门、社会公众意见,修改完善《实施方案》(送审稿),目前已上报市政府审定,预计年底前发布实施。《实施方案》中主要措施有五方面内容:

  一是有序推进部分塑料制品的禁限工作。按照2020年、2022年、2025年三个时间段,在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分阶段对部分塑料制品提出禁限措施。包括禁止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分步骤禁止生产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分步骤、分领域禁止或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制品、快递塑料包装等。

  二是加快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研发推广绿色环保的塑料制品及替代产品,探索培育有利于规范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塑料污染的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塑料产业绿色转型,增加绿色环保的塑料产品供给。

  三是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处置。加强城乡塑料废弃物分类回收清运,开展江河湖泊(水库)、港湾、海滩塑料垃圾和农田残留地膜等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推进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

  四是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严格落实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部分塑料制品的政策措施。推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依法查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

  五是加大对塑料污染治理的宣传力度,大力倡导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鼓励公众参与垃圾分类,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过度包装,广泛凝聚共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